湖南科技大学第四届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圆满举办
时间:2023-06-29 访问量:
为了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,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,同时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,以及选拔优秀队员参加第四届湖南省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。我校于2023年6月26日下午3点,由我校研究生院(部)主办、必威承办的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在逸夫楼501室顺利举行。
在开幕辞中,必威副院长胡勇华教授发表了致辞。胡院长指出,本次比赛旨在培养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,鼓励研究生们树立远大理想,勇攀科技高峰。胡院长强调了掌握先进科学知识、打下坚实专业基础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性,并希望参赛队员能够为科技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。同时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鼓励参赛学子培养创新能力,全面提高自身素质。最后,胡院长表示期待参赛队伍能够展现出水平和独特风格。
本次比赛旨在激发我校研究生的创新思维,培养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此举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,并选拔出优秀队员参加湖南省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我们相信研究生们将能够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和创新实践能力,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
副院长胡勇华致开幕辞
本次大赛有39支队伍报名参加,经过筛选,24支队伍进入决赛答辩。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伟副教授,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谭超副教授,必威符琦教授,必威刘玉珍老师和崔振河老师担任大赛评委。
大赛2023年4月31日启动,经参赛作品初审,于6月26日进行决赛答辩。经评委专家评审,大赛评选出一等奖(5队)、二等奖(6队)、三等奖(5队)、优胜奖(8队)。获奖队伍名单如下:
奖项 |
所属学院 |
项目名称 |
队员 |
一等奖
|
必威 |
基于五行音乐推荐算法的心理健康评估诊疗系统 |
朱可、曹杰、黎华平、莫璐、汤周 |
必威 |
基于机器学习与信号处理的智能脉诊仪 |
李春草、范慧菁、陈康、熊思远、郑世奇 |
|
机电工程学院 |
V型坡口多道多层电弧堆焊焊缝形貌预测与虚拟化智能分析平台 |
李浚哲、周妃四、欧敏、陈玉梅 |
|
机电工程学院 |
“锯”“声”力争—基于声发射的双金属带锯条锯切加工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|
郭烨、刘子豪、付潇静、卿光烨、孙世伟 |
|
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|
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环境感知系统的设计 |
阮傲傲、刘芯岑、蒋萍 |
|
二等奖
|
必威
|
驭势未来,行路有据—基于 GRU-ATT 模型的车辆多模态轨迹预测 |
黄雷、越皓、黄剑睿、陈逸轩 |
必威 |
Jetson Nano上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|
许振、武文誉、刘民栋、孙晋希、蒋宽 |
|
必威 |
人工智能安全-一种更强大的多模态隐形后门攻击 |
潘逸萌、陈南贵、陈文利、杨周帆 |
|
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|
“随时随地,身随眼动”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健身指导装置 |
陈发东、樊超群、鲁泽鑫、喻博、曾剑辉 |
|
机电工程学院 |
基于数字孪生的激光焊缝追踪的技术研究 |
肖泉海、易慧、蔡文靖、严惠军、周佳敏 |
|
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|
煤矿通风机组运维系统 |
苏小伟、杜荣杰、许婷婷、向前前、李连新 |
|
三等奖
|
必威 |
基于改进YOLOv7的驾驶员危险行为检测系统 |
刘湘政、宋其洪、姜善涛、李麒、李福安 |
必威 |
基于改进FocalLoss的多卷积融合模型的皮肤疾病检测模型 |
李先军、庞瑞、侯羽晨、吴创 |
|
必威 |
深度学习智能小车工业仪表检测识别系统 |
龚银燕、蔡佳洪、陈琳、陈星羽、肖嘉宏 |
|
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|
基于归零神经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的位置与姿态跟踪控制 |
邵怀远、兰祥宇、郭岩 |
|
机电工程学院 |
基于深度学习的风电机组风速仪状态评估研究 |
朱岸锋、王之梁、何坤、龙庆灿、鲁睿 |
|
优胜奖
|
必威
|
基于GhostNet-SSD与灰色关联分析的车内异常检测与预警系统 |
周炼、曾鹏、徐李铭、尹佳晟 |
必威
|
基于MobileVit和连接注意机制的多分支多损失神经网络模型 |
叶雯、王俊杰、张鋆 |
|
必威 |
基于 PANet 特征交互的深度视频修复篡改取证研究 |
聂羽晨、邓颖芊、朱文艺、熊义毛 |
|
必威 |
基于视觉检测的智能分拣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|
姚海键、马艺华、吴韬、郭娟秀、王冕 |
|
必威 |
基于掩码自编码器的肺炎X光片病灶识别 |
杨雨洁、杨嘉怀、王旺、张帅 |
|
必威 |
轻量级开发环境下的AI水表抄写器 |
彭诚权、王洋、赵心怡、雷志文、张奇 |
|
机电工程学院 |
基于深度学习的陶瓷缺陷检测方法 |
肖逸松、刘梦莲、易紫琪、段坤 |
|
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|
面向视障人群的智能居家生活协作机器人 |
黄浩、王彦钧、蒲鸿森、郝成龙、王小眷 |
一审:崔振河
二审:韦凌云
三审: 王方